12月12日晚,镇城底矿长达二十五天的闭环管理宣布结束,全矿干部职工也回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中。回顾这些天来的点滴,让多少人泪目,让多少人感动,清晰还记得那些感人的细节,一直激励所有人砥砺前行。
一件湿了干,干了又湿的蓝工装
实施闭环管理开始,在岗干部职工全部出动,着工装、披马甲、顶严寒,披星戴月,众志成城,瞬间在矿区各个角落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。就在人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,一件“来回穿梭”的蓝工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。湿透的衣领与上半身天蓝色的工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,而胸前红里透黄的党徽更是散发出耀眼的光芒。直到它“匆匆走近”,才看清楚它的“主人”----调度室主任叶社正夹着床板满头大汗搬运着。身边一起干活的志愿者掏出手机细心地拍下了这一幕。“别拍了,赶紧干活!”叶社咧着嘴半开玩笑着说道。而他的后背,工装的蓝底色上还零零乱乱勾勒出了数条白色汗渍线条……
调度指挥中心作为指挥协调部门,既是一个生产组织枢纽,同时也是应急保障调配部门,叶社作为调度室直接负责人,肩上责任重大,他把这份责任化作动力,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,和全矿干部职工一道为筑牢疫情防线,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并肩战斗,展现了镇矿党员干部担当吃苦的“英雄”精神。
一双长起血茧的手
闭环管理中,要说工作强度最大的,职工食堂的后勤工作人员首当其冲。全矿在岗1500多人一天的饭菜,加上井下职工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,要正常满足供应,至少需要做八顿饭才能满足全部在岗职工的生活需求。而生活服务公司仅有的二十多名后厨工作人员属实难以支撑。机关党员干部因此主动承担下了帮厨的任务,他们轮流值班,运菜、洗菜、切菜,装饭、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
职工临时居住地,党员干部与职工同地同食,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干部伸手正准备接过打饭人员的饭菜时,手上的血茧立刻引起了旁边职工的注意。“这是怎么了,疼了哇。”这名干部不好意思地缩了回去,但还是被眼疾手快的人拿手机拍了下来。“自己平时在家不怎么做饭,今天早上在后厨帮忙切菜的量有点大,磨出点泡,让大家见笑了。”这名干部笑着说,“自己才切了一会儿就这样了,可想而知后厨的工作人员,天天这样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,那得多辛苦啊。”
只有自己切身的体会方知每份工作的不易,也才会为那些默默无闻奋战在不同岗位上的职工充满敬意。是他们不知疲倦、无怨无悔地在这场抗疫情保安全的战场上为全矿职工撑伞护航,平安过渡。
一群人,一条心,一起拼,一定赢
起早贪黑的后厨职工、来回奔波的车队司机、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保卫人员、活跃在各个角落的志愿者、天寒地冻依然坚守在核酸检测现场的医护人员,以及所有奋战在各个生产、服务岗位上的井下和地面工作人员等等,他们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,汇聚起斗志昂扬的强大合力,守护着镇城底矿的健康发展,温暖了所有干部职工家属的心。正如镇城底矿党委书记、矿长段贤斌所说:“大家所有的努力付出,就像今年寒冬里最大的一股暖流,温暖了我们全矿上下每一个人的心田。”
闭环管理结束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,回到各个岗位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紧紧围绕在矿党政周围,坚决执行好各项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措施,确保生产安全的同时,要做好个人防护。虽然我们现在还面临着井下断层多,顶煤破碎,防疫压力大等困难,但我们坚信,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和矿党政的坚强领导下,全矿干部职工团结奋斗、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必将再度续写新的镇矿辉煌!